人员查询 - 广告服务
您的当前位置:美丽乡村之旅 > 资讯 > 国内 > 正文

退伍不褪色,心系千万家

来源:美丽乡村之旅采编部 编辑:美丽乡村之旅官网 时间:2020-08-26
导读:(王爱荷报道)---记退役军人、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大店镇静安村主任吴小飞,文/虎春丽昨日军营,担当千秋家国梦,留下戎马经典今时退役,携手全村手足情,创建美丽乡村。
(王爱荷报道)初见吴小飞,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精明强干,浑身透着一股麻利劲儿。这也是大伙给他的评价:办事干练,性格倔强,认准的事儿九头牛也拉不回来。今年43岁的吴小飞,青年时代就是军营里名副其实的排头兵。他1996年12月入伍,1998年12退役回乡。部队生活虽然十分艰苦,甚至枯燥乏味,却把他锤炼成了一个性格刚毅、办事果敢的好小伙儿。凭着这股韧劲儿,他在部队里入了党,成为同龄人眼中的姣姣者。退役后的吴小飞退役不褪色,依然把自己当成一个兵,一个带领村民奔小康的排头兵。在村里,他被大伙儿推到了村委会主任的位置上。村民信任他,他也不负众望,带领着大伙儿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越走越远。
“每年一到汛期,商家组路段便是一片汪洋。作为X036县道,既影响了交通运输,也严重困扰了道路沿线村民的出行。今天我们村委会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,彻底解决这段道路的排水问题!”在大店镇静安村的“两委”会议上,吴小飞虽然刚刚当选村主任,却毫不回避地抛出了这个尖锐的话题。多年来,大家都看到了这个问题,历任村委会也都想解决这个问题。可是钱从哪来?工从谁家出?想想都头痛,一拖就是几年,慢慢地成了一个“老大难”问题,也成了村民心里的堵点。吴小飞不信这个邪,活人还能被尿憋死!
“今天开会,这个问题不解决,谁也别回家。”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,大伙儿拿主意吧。在吴小飞的主持下,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各抒己见。俗话说,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。只要大家的心往一块想,劲往一处使,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。再说了,天塌了还有吴小飞这个大个子顶着呢!大家心里有底。很快,方案拿出来了,费用按人头分摊,村民出工可以充抵费用。

 
说干就干,干就干好。血气方刚的吴小飞早就铆足了这把劲,这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要烧就烧得旺旺的,不仅要暖大伙儿的心,更要把心劲儿拧在一块,不然以后还咋开展工作?吴小飞亲自勘测排水路线。排水沟定出来了,大伙儿挖沟他也跟着挖,不但干而且干得比其他人都要好。通过几天的忙碌,最终解决了问题。
这一次,大伙儿打心里服了,都说吴小飞真是好样的。
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,让贫困人口如期脱贫?这简直成了吴小飞的一块心病。上任时,全村1219户5077人,贫困人口就有81户305人。当初,在选举大会上,多少双渴望的眼神望着他,那是一分信任,更是一分托付。他吴小飞就是81户人家脱贫的希望啊!面对着一双双无奈而又渴求的目光,吴小飞感觉到肩上的担子异常沉重。
送钱送物,虽然一时脱贫,但长此一往还会坐吃山空,最终还会返贫,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,吴小飞深知这个道理。最有效的扶贫方式是根据贫困人的特点和需求,因人施策,精准帮扶。绝不能将产业扶贫、就业扶贫、光伏扶贫、低保五保和资产收益等各种帮扶措施“打捆”到户,“大水漫灌”。切实做到对症下药,精准扶贫。吴小飞首先安排14户人家发展种养殖业,选择投资小、见效快的种养项目,村里出面担保贷款,并在培训、种源、销路等各个环节给予积极帮助。村里安排有劳动能力的69人在这些项目中务工;安排13人从事村里的保洁工作,每月按时领取补助;根据国家的光伏产业政策建设了村光伏电站,使38户贫困户受益......一系列精准扶贫,精准脱贫的举措,使姚建俊、汪德勤、秦恒珍、王震、姚义等贫困户一步步走出贫困,重获新生活。
经过吴小飞及村委班子的努力,静安村现在已脱贫77户295人,贫困发生率由建档立卡的 6 %下降到了0.2 %以下。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,对此,吴小飞信心满满。
2020的春节,本应是万家团圆的日子,偏偏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来袭,打乱了人们的生活,静安村第一时间拉开了全民战疫的帷幕。这不,刚刚接到镇政府疫情防控工作的文件,吴小飞就马不停蹄地忙开了:组织村委会班子开会讨论,在哪儿设卡点,安排哪些人值守,村民日常生活怎么办,孤寡老人、留守儿童谁来管......,一件件,一桩桩,全部安排好以后,已是晚上九点了。刚刚扒拉完一碗饭,吴小飞又心急火燎地冲出了家门。来到卡点,他又忙开了,怎么搭建值守帐篷,需要准备哪些东西,怎么控制人员进出村……等13个自然村的卡点全部巡视一遍后,天已蒙蒙亮了。
打个瞌睡,吴小飞一睁眼又带着村干部到孤寡老人、留守儿童和贫困户家中嘘寒问暖。看到这些家庭老的老,小的小,疫情期间生活甚是困难,吴小飞带着村干部,给孤寡老人姚新民、商士超及留守儿童张畅畅、顾宇豪、顾文琪等人送去了医用口罩、酒精、蔬菜及其它日常用品,保障了这些家庭的日常生活。
村里打工的多,赶上春节都回来了。吴小飞安排村干部地毯式包组排查。由于返乡人员太多,工作量太大,村里的干部都到自己包保的自然村去了,他自告奋勇地包保了一个最大的自然村,一户不落地进行摸底排查。
整个新冠疫情防控期间,吴小飞和村“两委”成员放弃了春节休息时间,严守工作岗位,按照疫情防控阶段不换防的要求,始终坚持在疫情防控第一线。从大年初三到三月中句,他和他的同事们没有吃过一顿安稳饭,睡过一个囫囵觉。辛勤的付出换来了丰硕的成果,
又是一年禁烧时。近年来,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村民们的日常生活都用上了天然气等清洁能源,以往当做柴禾的大量麦秸也就在地里焚烧了,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,破坏了生态环境,甚至危及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。于是,一年一度的禁烧工作就成了村里工作的重中之重。与往年一样,吴小飞早早就把今年的禁烧工作提前安排得妥妥当当。夏收前,他就挨家挨户上门宣传政策,摆事实讲道理,把宣传工作做在前面;把村“两委”人员分工包组,下沉到网格里,昼夜轮流值守;把村里的洒水车、旋耕机、播种机等应急装备全部养护一新,部署在不同的指定地点随时待命......
“主任,我这里有一位大爷不听劝阻,非要焚烧垃圾,他这垃圾就在麦田边上,而且距离房屋很近!”一位禁烧网格员在电话里汇报。正在田间巡查的吴小飞吓了一跳,跳上车就向电话里说的地点开去。果然看见一位大爷正在同禁烧网格员争得面红耳赤。网格员好言劝慰,可大爷就是不听,说烧垃圾算什么,这一大片麦子都已经收割了,哪有什么危险。吴小飞主动跟大爷聊了起来:大爷,您看今天的风多大呀,最大都有八级。您这垃圾周围都是麦茬,您垃圾一烧起来,这天干物燥的,周边的麦茬还不都跟着烧起来了?这八级大风一吹起来,火星不定吹到哪儿呢,远处大片的麦子还没收割,要是烧起来,那得烧掉多少麦子呀,您有没有想过呀。再说了,您这一烧,这漫天都是烟熏火燎的,这污染又是多大呀,您又想过没有。大爷,您都这么大岁数了,路比我们走得多,道理也比我们懂得多,在我们这些小辈面前,您可要做个表率呀。您没听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吗!一番话,说得大爷自己倒不好意思了,连连摆手说:“不烧了,再也不烧了。”一场即将发生的火情,就这样被吴小飞给平息了。

 
时值汛期,连日来的大雨,让吴小飞寝食难安。庄稼都泡在水里,再这样下去,秋季可就颗粒无收了。哪些孤寡老人、留守儿童怎么样了?不行,得出去看看。外面下着瓢泼大雨,可吴小飞全然不顾,披件雨衣就冲进了雨幕中。
白茫茫的雨雾里,地里的庄稼全在水里飘摇着,那情景看得吴小飞心理一阵焦躁。不行,必须尽快排水。吴小飞赶紧返回村里,招呼村里的劳力,带上铁锹、铁锨等农具,就领着大伙奔向田里。疏浚水沟,挖沟排涝......一阵忙碌,雨渐渐小了,田里的积水也在慢慢消退。
回到家里,刚刚端起碗,吴小飞又挂念起村里的五保老人、留守儿童来。毕竟,民生才是根本,群众利益无小事。他匆匆吃了几口饭,吴小飞又挨家挨户去探望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家庭。看到这些特殊家庭的房子不漏、雨水不积,家家都没事,这才放心地回家,好好地补了一觉。
在静安村这片希望的田野上,吴小飞正展翅高飞。下一步,他将按照“生产发展、生活宽裕、乡风文明、村容整洁、民主管理”新农村建设的要求,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工作,充分利用村里的优势,不断放大发展效应,继续带领村民在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力前进。
责任编辑:美丽乡村之旅官网
栏目分类
Copyright © 2021 《美丽乡村之旅》 栏目组版权所有 热线电话: 86-010-62322660 18701669871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