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村一线第一书记陈昆
来源:美丽乡村之旅采编部
编辑:美丽乡村之旅官网
时间:2022-06-12
导读:乡村一线:驻村第一书记陈昆倾力帮扶助三夏

在宛城区高庙镇郭厂村,一捆捆石磙状的秸秆被整齐地码放在田间地头,不远处,一台打捆机、一台叉子机在已经收割过的麦田里来回穿梭、旋转、压缩、捆绑,伴随着机器的轰轰声,一个400多斤重的石磙状草捆成型了。驻村第一书记陈昆顶着烈日,冒着酷暑,一边叮嘱工作人员有序安全作业,一边快马加鞭联系收购客户,为刚刚打捆好的秸秆寻找销售出路。他开心地说:“为了避免环境污染,焚烧秸秆已经被严令禁止了,很多乡亲们会把秸秆直接弃置在地里,这样不但存在火灾隐患,而且也加大了再耕的难度。有了这打捆机和叉子机,不但能帮助乡亲们打理农田,而且减轻了农民负担,我已联系好了附近的养牛场,可以把打捆完成的秸秆送到养殖基地当饲料,实现共赢,还大家一片碧水蓝天。”为贯彻落实国家秸秆禁烧相关政策,实现秸秆还田、秸秆综合利用,防范夏日火灾事故,保障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,根据南阳市宛城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2022年第六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实施方案,郭厂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昆积极申请,获得批复,通过招标,利用第一书记扶贫资金30万,为该村购进了一台打捆机和一台叉子机,以村集体的名义出租给村民使用,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,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,带动村民增产增收。

“过去麦收后,田地里的秸秆都是靠人力清运,费时又费力。今年村里出机器给我们打包秸秆,整得干净还省心。”郭厂村一位村民高兴地说。在外地打工的村民徐某得知村里购置了打捆机,免费为村民的秸秆进行机械化打捆清运,开心地给村委会打来电话:“感谢村里,感谢陈书记,为农民办实事。今年由于疫情,我们在外地打工的好多年轻人都回不去,家里爹妈岁数都大了,只怕麦收有困难,现在好了,有村里的支持,有陈书记的帮助,爹妈说一点也不累,丰收的麦子已换成钱,我们在外也安心踏实了。”

看着被收割完成的田地变得平整开阔,郭厂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昆和村支部书记徐传胜露出了会心的笑容。陈昆表示:“满足村民生产、发展需求,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,打通资源有效利用的产业链条,激活村集体持续“造血能力”,助力实现乡村振兴。下一步,咱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还将继续添购农机器械,更好地帮助村民秋收,也为扩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新途径。”

陈昆在扶贫日记上写有这样一段话: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,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”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,“珍惜机遇,不辱使命”是身为第一书记的宣言。树高千仞不离根本,水流万里终有其源。奋斗和坚持点燃了脱贫的希望,责任和担当指引着前进的方向,我们会继续带领全村父老乡亲,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、乡村振兴的大道上砥砺前行、奋勇前进。
责任编辑:美丽乡村之旅官网
相关文章:
栏目分类
最新文章
热门文章




